【PV跨领域对话】系列介绍

医药之道,博大精深。每个细分领域都值得我们学习奋斗终身,然在精深专攻之余,更宏观的视角,更广阔的洞察,有时更能让我们的思想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精深为船,博大为海,海纳百川,方能行稳致远。【PV跨领域对话】,旨在药物警戒社区开启与跨领域专家对话栏目,去聆听圈内不同细分领域专家的声音,取切磋琢磨之义,为共同进步之始。

质量管理是保证药物警戒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去年12月1日生效的《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要求持有人应当制定药物警戒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对药物警戒体系及活动进行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药物警戒体系运行效能,确保药物警戒活动持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且需将药物警戒的关键活动纳入质量保证系统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质量管理的两位专家陈华(北京晓通明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以及李建(阿斯利康全球药物警戒QA副总监、药物警戒QA稽查项目副负责人、药物警戒QA内部专家)给我们带来了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原则,以及药物警戒质量管理审计的经验分享。同时邀请到了药物警戒专家,与大家一同在线进行了探讨。

陈华老师首先从质量管理体系角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质量管理体系包含人员、流程以及系统三个要素。

 

人员:有资质且胜任。可从相关教育背景,经验,培训,胜任能力(简历+岗位描述+职位相关培训+胜任力评估)角度进行要求。

流程:公司控制文件的层级可以分为制度(policy),流程(SOP),工作指南(WI)以及模板(template),如下图所示:

建立流程以及控制文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要求:

1.  所有的流程首先是需要符合公司SOP on SOP的要求(每个SOP必须包括的内容,编号等)。药物警戒的流程及控制文件应是公司整体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中的一部分,也应该符合SOP on SOP 的要求,还要考虑药物警戒流程与其他相关流程的衔接和互相参考(cross reference)。

2.  在建立药物警戒流程前需要决定哪些工作需要建立流程,哪些只需要建立工作指南 (WI). 通常法规有明确要求工作的需要建立SOP,为工作和管理方便可考虑建立工作指南/模板。

3.  流程中的责任和步骤需要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流程的作用是需要能指导操作,不能为了建立流程而建立,需要反映现行实操。员工的经验决定SOP的细节程度,SOP建立好后,需要持续不断地维护和优化。

4.  需要考虑流程与流程之间衔接,及同一个SOP自身的一致性。避免SOP间相互重复,如果同一个工作内容在若干个SOP中都有涉及,容易造成混淆和要求上的偏差。

5.  需要定期审阅流程及控制文件以确保与最新的法规要求保持一致且能反映现行操作。除了定期审阅外,流程以及控制文件需要根据重要法规更新或者操作变更进行临时更新。

6.  需要有出现SOP偏离情况下的管理流程。

系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系统。系统不一定是电子系统,有的公司早期可以是纸质的,excel/tracker或者其他的工具。电子系统需要经过验证确保满足需求。

最后陈华老师还分享了既往MHRA在检查过程中的一些critical finding的实例,希望给大家在流程建立的过程中提供些启发。

李建老师从PV Inspection/audit做了很详细地分享,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从全球角度应对PV Inspection的经验分享,MAH PV Inspections/Audits过程中会涉及的话题的详细介绍,常见的Inspection/Audit findings。

 

从全球角度应对PV Inspection的经验分享

李建老师首先介绍了Inspection的模式以及常规流程,Inspection如何准备,在Inspection 之前的Document Request(特别详细介绍了关于个例报告行列表的具体考虑及要求),Inspection开展过程等。

针对现在新冠流行的严峻背景,Inspection的形式也有所变化,李建老师特别介绍了MHRA针对新冠流行的情况,更多地采用了线上的Inspection形式。由此,MHRA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线上线下混合的Inspection模式,未来也有可能会充分利用这样的一个Inspection模式。同样的,美国FDA也发布了在突发新冠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远程评估指导原则以应对现在特殊情况下的Inspection需求。

 

MAH PV Inspections/Audits过程中会涉及的话题的详细介绍

李建老师以PV audit中涉及的话题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

1.  Inbound Reporting-个例安全性报告接收以及处理过程

  报告从各渠道接收的过程,比如销售,HCP,医学咨询,产品质量投诉,文献,网站,监管机构,有组织的信息收集项目,合作方以及经销商等

  与各原始信息接收方的数据核对

  个例安全性报告处理,编码,严重性评估,预期性评估,相关性评估,随访等

  合规性,比如质量控制,时限

  非工作时间的back up机制

2.  Outbound Reporting-个例安全性报告递交

  监管机构递交

  递交合规性

3.  在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报告

  SAE/AESI收集以及处理

  SUSAR的报告以及分发,集合报告的递交

  临床数据库与安全数据库的一致性核查

  医学审核以及非严重AE的管理

4.  文献检索活动

  全球以及当地文献的检索活动,包括检索策略,频率以及文件保存

5.  合作方以及经销商的管理

  AE交换

  数据核对

6.   质量投诉(PQCs)

  同时包含临床以及上市后来源

  AE报告中涉及的质量投诉处理

  数据核对

  产品召回活动

7.   市场以及销售活动

  市场以及销售活动中安全性数据的处理和管理

  AE报告培训

  促销材料的制定和管理

8.   医学信息活动/呼叫中心

  医学信息咨询的接收

  医学信息的处理,包含AE识别以及回复的制定

  质量控制活动

  数据核对

  非工作时间覆盖

9.   网站以及新媒体管理

  网站以及新媒体设立过程

  AE识别以及报告

  PV培训

  数据核对

  非工作时间覆盖

10.   有组织的信息收集项目中的安全性信息的处理与管理,如上市后研究,同情用药,患者支持项目,市场研究等

  AE接收和报告

  质量控制活动

  PV培训

  数据核对

11.  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比如信息的审核,频率以及存档

  信号识别,优先以及验证

  信号沟通以及措施(包含公司核心安全性信息CCSI的制定,RMP,HCP信函,产品紧急召回等)

12.  监管事务管理

  回复监管需求

  产品注册以及再注册流程

  集合报告(ASRs/SUSAR line listings/PSUR等)制定以及监管递交

  CCSI当地实施

  全球以及当地RMP实施

常见的Inspection/Audit findings

李建老师后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常见的Inspection/Audit findings以及考虑点,包含安全性信息接收,个例安全性报告处理,监管机构报告,文献审核,医学信息,产品质量投诉,合作伙伴,有组织的信息收集项目,销售以及市场活动,安全监测,集合报告,监管事务活动。

以最常见的个例安全性报告处理为例,有以下常见的一些考虑点:

  是否有重复性检查?

  是否使用了准确的接收日期?

  是否有流程保证翻译是准确的?

  是否有质量控制流程来保证ICSRs的质量?并且是否有相应的记录?

  是否准确评估了事件的严重性,相关性,预期性以便评估监管可报性?

  是否有正确的随访活动?随访活动是否有记录,如何记录?是否有妊娠报告随访记录?当地的一些随访要求是否满足?比如死亡报告以及群体报告。

  如何处理无效,药物过量,用药错误,滥用等报告?

  ICSR医学审核如何做?

  不同类型的ICSR是否都按规定流程操作?报告内容是否能真实反映原始报告内容?

通常有如下常见的finding:

  AE原始报告与安全性数据库信息不一致

  Day 0错误

  质量控制措施不全面

  报告信息不完善导致无法进行更准确的医学评估,不完善的随访活动

  流程不完善导致无法识别重复报告

  安全性数据库中的个例安全性报告删除不受控

  缺乏数据核对(比如内部跟医学信息以及产品质量团队,外部与经销商以及合作方等)

  个例安全性报告未经过医学评估或者医学评估不合理(严重性以及预期性评估错误、RSI使用错误、报告有效性评估错误、Always Serious List或IME list未使用等)

  无效病例未记录

除了以上具体展开的个例安全性报告的处理,李建老师非常细致地将其他每一模块的考虑点以及常见finding进行了一一梳理,相信能给大家在准备Inspection/Audit过程中带来很多启发,同时也有助于大家在制定药物警戒流程过程中有更多地未雨绸缪。

最后两位老师以及嘉宾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以及讨论,让我们期待下一期PV跨领域对话。

 

关于DIA

药物警戒X质量管理 |【PV跨领域对话】系列之第2场直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