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DIA年会
-
专题会议
-
线下培训
-
线上课程
-
DIA介绍
- Global Membership
- DIA历史
- DIA 国际版
- DIA全球董事会成员
- DIA中国顾问委员会成员
- DIA全球会士
-
DIA社区
-
学术电子词典
- 统计、药物警戒电子词典
- Global Forum中文版
- 蓝皮书
-
首页
-
DIA年会
-
专题会议
-
线下培训
-
线上课程
-
DIA介绍
- Global Membership
- DIA历史
- DIA 国际版
- DIA全球董事会成员
- DIA中国顾问委员会成员
- DIA全球会士
-
DIA社区
-
学术电子词典
- 统计、药物警戒电子词典
- Global Forum中文版
- 蓝皮书
4月22日,DIA中国产品线组合与项目管理社区(PPMC)首次联合PMI(中国)举办了一场聚焦医药行业项目治理(Governance)的线上直播沙龙。直播沙龙由PMI(中国)代表姚丽丽以及DIA PPMC社区代表曲坤、郭秀梅主持。特邀PMI讲师、资深项目管理专家许江林老师与大家分享了项目治理的框架和模型,并由来自医药行业项目管理的从业人员分享了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下进行项目治理的实践,并与线上的小伙伴展开了将近2个小时的热烈互动。除了帮助大家了解了药品研发治理的必要性、治理主体、治理范围、治理流程,也对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共性话题和具体情景进行了探讨。
首先,许江林老师作为PMI®四本标准和实践指南的翻译者和中国早期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认证获得者,从理论层面为大家梳理了什么是项目治理、谁应该参与治理,以及如何进行项目治理的通用原则:通个四个治理域(一致性、风险、绩效、沟通)完成四项治理职能(监督、控制、整合、决策)的目的。
四个治理域
四项治理职能
众所周知,新药研发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巨大及风险高的历程,更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知识、需由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的复杂工程。在整个新药研发的生命周期中,不仅需要考虑组织外部包括监管部门、支付方、医生、患者的需求,还要考虑企业投资者期待、组织战略、技术职能部门以及项目管理团队的需求。特别是近5-10年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新兴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崛起,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不断面临转型或者改组,如何在组织内通过有效的“项目治理”来完成公司的战略和运营显得格外重要。大家也都认同,组织的项目治理也需要根据内外因素的变化进行“动态”的审视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结合项目治理的理论框架,来自制药行业的从业人员分享了不同规模或者模式下的药品研发项目治理的实践。明确的治理委员会章程有助于提前约定参与治理的成员以及各种委员会的责任,特别是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各个关键节点上做出决策的衡量标准。
对于PPM(Portfolio & Program Manager)而言,在治理过程中经常会作为重要参与者甚至主导者,因此推荐给PPM们一些良好的做法以达到促成项目治理的目的:比如,给治理组织准备的演示幻灯模板,也需要限定一些基本内容,比如背景信息,项目计划,技术成功概率评估(PTS),竞品状态,商业评估,项目的需求或者建议等。
这些原则的预设不仅是为了获得“正确”的答案,而且是为了确保最重要的各方快速理解项目情况,有效参与决策过程,以实现一致性和对行动的承诺。
在讨论问答环节, 根据线下问题的收集以及线上参与者的反馈,大家分享了不少在治理方面遇到的问题。而适宜的治理框架则能对这些痛点的解决有所帮助。鼓励PPM发挥影响力,从自身做起在各自的组织中践行项目治理,以达到与组织战略一致的目的。对于那些在成熟治理体系下有过工作经验的PPM,可以结合组织的特点,尝试把治理理念和良好的实践恰当地引入自己的组织,从而发挥治理带来的益处。在PPM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PPM可以先在自己管理的项目集层面起草一个自下而上的治理框架(program governance guideline(Charter/plan),并与自己项目集的成员就具体细节达成一致,然后开始实施。具体实施过程中,带领团队成员按照治理框架中规定的节点、临界值以汇报形式与制定好的相关方进行治理目的沟通和工作。在实现了治理效果后,可以将此成熟的治理框架分享及提议给上级管理层,得到认可后,从而影响从上而下的、更有效的治理效果。
感谢PMI(中国)为这次参与线上直播讨论的从业人员提供了项目管理相关书目作为小奖品,大家参与积极讨论热烈,甚至有点意犹未尽。
希望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讨论,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治理并对未来的实践有所帮助。
敬请期待DIA PPMC社区未来更多的活动。
▎
关于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