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为中心,让数字化赋能 | 2023 DIA dTrial大会盛大开幕
“天堂苏州,最美吴中”,2023年4月20日,苏州吴中希尔顿逸林酒店,第四届DIA中国数字临床试验创新论坛(dTrial)盛大开幕。“让数字化技术发光,让以患者为中心闪光”,围绕着数字化技术和以患者为中心,本届dTrial汇聚政府部门,药监机构,研究者,申办方,技术服务商,服务平台,患者组织等,共同论道。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江旻女士和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临床运营负责人郑伟毅先生担任联席主席。

会议伊始,DIA中国董事总经理,DIA全球高级副总裁王彤焱博士代表DIA中国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吴中区领导、演讲嘉宾以及出席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问候。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
吴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伟先生
吴中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顾洪建先生
以及吴中区、吴中经开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 方来英博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大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北大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 詹启敏教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化药临床二部部长 谢松梅博士
中日友好医院GCP中心主任,药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丽宏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DIA中国顾问委员会委员 李宁教授
DIA Fellow,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 苏岭博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主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所长、海南省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院副院长 姚晨教授
艾昆纬大中华区业务拓展副总裁 郭彤博士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DIA中国法律顾问 葛永彬律师
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中心执行主任 陈晓媛博士
医渡科技旗下开心生活科技(HLT)远程智能临床试验副总裁、DIA中国数字健康社区(DHC)负责人 李高扬先生

大会联席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江旻女士致开幕辞,表示在这个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临床研究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深刻而又广泛的变革。借助数字技术,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设计试验方案、更高效地管理和分析数据,从而取得更为准确和可靠的临床试验结果。中国数字临床试验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加强国际合作和学习,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下的临床研究创新和发展。感谢DIA中国和DIA数字健康社区(DHC)以及吴中区政府和区领导的支持,期望与各位专家和从业者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下的临床试验创新,为临床研究创新和发展共谋未来。


吴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伟先生发表致辞。张伟副区长表示,吴中区是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引进了药明康德等一批生物医药领军企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增速达43%以上,成为第二家进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第一方阵的区域。本届DIA中国数字临床试验创新论坛,设置了研究中心创新、试验模式创新、治疗技术创新三大专题,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探讨、合作及交流,将进一步助力吴中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方来英博士在线发表了致辞。数字技术正在飞速改变世界,特别是在医疗行业中,医疗是最先进技术的实践者。这种变化需要我们主动拥抱技术并改造自己,但同时也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包括数字安全、患者隐私、数据共享、数据权属等问题。数字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应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安全,医学技术应与数字技术融合,医务工作者应积极拥抱新技术,付出努力以取得更多的成果,以此作为我们这代人的光荣使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教授以《数据科学助力医学科技创新》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历史上的最佳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了很大挑战。一方面,重大慢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医疗服务能力带来了很大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医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包括临床药物,大型医疗设备以及诊疗规范的贡献等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应当提升基础研究,增加科技对健康产业的引领,另一方面应当重视大健康和大数据。大数据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战略,数据科学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重大慢病、新冠疫情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然而,我国在数据共享和数据标准、法律法规以及伦理等问题上还面临诸多挑战,应当进一步解决数据质量、标准术语、法律法规和伦理等问题。詹启敏院士从健康中国到数据科学,从宏观的顶层设计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这是医学科技的方向,也是数字临床试验的方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化药临床二部部长谢松梅博士带来了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系列指导原则解读》的主旨报告。“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应贯穿于药物研发的全生命周期,从疾病认知、靶点发现、产品开发、临床试验设计、实施、评估决策等各个环节,都应充分考量患者的需求。近年来,国际监管机构也在逐步推进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体系建设,以更好地促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理念的实践。
谢部长介绍了我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实施和获益-风险评估三项技术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框架,首先,在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设计中,应关注患者获益的多维度评价,临床结局评估(COA)可作为一种评估工具以更好地评估患者获益;其次,在试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选择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论证;第三,在获益-风险评估中,对于难以决策的情形,充分纳入患者观点和偏好,以做出更好的决策。最后,谢部长指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存在的挑战、机遇和展望,工业界和研究者应在确保受试者安全、隐私保护、数据质量等前提下,审慎推进。未来,将持续加强相关各方的交流研讨,共同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创新研发。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日友好医院GCP中心主任刘丽宏教授为大家分享主旨报告《机构评价与区域型/专业型临床研究网络建设思考》。
刘教授指出,中国需要具有国际引领性的优质临床试验机构支撑,以推动创新药械研发。临床研究机构的评价体系已初步建立,包括临床试验机构评价指标、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指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评价指标三个指标体系,涵盖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运行效率、伦理建设水平和研究能力和产出、药物/器械临床试验价值与质量等方面。通过评价工作的开展,希望形成权威性和认可度的行业标准,建成多源数据汇集的评价信息平台,实现我国临床研究中心的分层管理,发挥目标导向作用,明确临床试验机构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以GCP示范单位来促进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推动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招商运营部经理蔡奕宇先生介绍了产业园概况。
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LifeBay)坐落于吴中经开区,交通便捷、宜居宜业,是生命科学领域工作者的理想选择,具有人才集聚效应。园区规划上,LifeBay重点打造抗体药物、创新疗法、高端医疗器械等全链条并举的生物医药加速基地,并结合吴中智能制造特色培育AI医药产业。作为全新规划的生物医药产业园,LifeBay拥有灵活的地块使用和活跃的产业生态。此外,蔡先生还介绍了园区内的高标准国资载体以及总规模50亿元的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专项基金。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宁教授在线分享主旨报告《数字化临床试验的成长和野望》。
李院长探讨了数字化临床试验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虽然数字化临床试验有诸多好处,但需要与医疗机构需求相匹配,以实现更好的推广。
另外,临床研究学科化也是医疗机构和企业研发端的共同愿望,为此需要具备专业人员、专业知识、专业职业和专题研究。目前这些条件已经逐步具备,临床研究将从临床医学、临床实践、流行病学等学科中独立出来走上不同的道路,建立一个不同的道路,也是大家共同的需求和机会。数字化临床试验作为临床研究学科化的一部分,需要开发更多的机会,并且能够把握住这种机会,以推动数字化临床试验的发展。


经过短暂的茶歇后,艾昆纬大中华区业务拓展副总裁郭彤博士开启并主持了开幕式下半场的辩论。数据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以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结合最近的数据二十条和国家新成立的数据管理局,所有这些引发了今天的辩论话题,如何在合法、合规、合理的情况下,更好地把数据特别是医疗数据使用起来。
整场辩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葛永彬律师作关于数据权属和数据合规开篇陈词。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涉及到临床试验和研究、物联网智能设备、远程医疗、APP等多种应用场景。当前数据应用需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规制,中国有行业立法和相关跨境数据法律法规,欧盟对数据有严格的保护要求,美国则有HIPPA规定。医疗数据合规需要进行规范识别、Data Mapping和合规体系建设等步骤,形成持续的合规管理和督导发展。
第二部分是辩论环节,由四位辩论嘉宾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
辩题介绍:“数据是谁的?如何在数据合规的情况下把数据的价值体现出来?”
辩手介绍:
李洁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罗震博士,翼方健数CEO
王兴利博士,复星医药执行总裁
原瑞华博士,益琳睿宝医药咨询有限公司CEO


辩题一
正方观点:健康医疗数据的权属应该属于个人,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数据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和使用权。
反方观点:健康医疗数据是一种资源,是由数据的贡献者和使用者共同创造的,因此,健康医疗数据的权属应该是共享的,应该建立数据共享和开放的制度。
正方认为,个人信息包括医疗信息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如何使用应该由个人决定,甚至贡献个人信息也应该征得个人同意。规模化的数据才是有价值的,但这个价值需要考虑是研究价值还是商业价值,个保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以防止其被滥用并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
反方则认为,除了隐私之外,个人信息并没有任何价值,只有当其作为公开的数据进行研究时,才有意义。医药科学的初心是为了给每一个人带来利益,因此,数据的共享对于公众是有好处的。反方也指出,从数据所有权的角度来看,健康医疗数据不是特别简单的权属问题,个人和医疗机构都有一定的所有权。
葛律师点评:数据需要合理利用,而数据的清洗和匿名化处理是必要的。这项工作需要由可信的技术机构来完成,这些机构需要具备合格的技术和合规体系,并且经常接受监督和拷问,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法性。希望通过更多人的讨论和参与,提高技术和合规层面上的认识和水平,促进数据的脱敏和合理使用。
辩题二
正方观点:健康医疗数据对医学进步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数据的使用必须严格合规监管,以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反方观点:过度的合规监管会限制医学创新和有效利用健康医疗数据,阻碍科技进步,因此应该放宽健康医疗数据使用的监管限制。
正方认为,合规一定是先有规矩然后才能合规,否则规矩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合规很重要,尤其是在医疗数据产业中,未来任何问题都会对数据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反方认为,合规很重要,但是规矩不能太死,应该保持平衡。在大数据研究中执行规矩太死也会影响研究进展。双方都认为,合规是必要的,监管也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但同时也需要平衡,不能过度限制创新。
葛律师点评:中国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很严格甚至超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很多困扰,因为环境、立法、制度还没有完全跟上。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信息保护和大数据安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目前在医疗大数据方面,存在孤岛现象和数据质量差的问题,需要各方专家共同努力解决。葛律师强调,谁合规就让谁能用,不合规者肯定会被淘汰。





关于DIA
DIA是一个全球化、跨学科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在中立的环境中,融合医药研发领域全行业的意见领袖,探讨当前研发的技术问题,提升专业能力,以及催化行业共识,在全球医药研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 2025-08-15
- 2025-07-11
- 2025-07-04
- 2025-06-27
-
2025-06-20
낑 罕见病基础培训
- 2025-06-13
- 2025-05-20
- 2025-04-18
- 2025-04-17
- 2025-04-11